生活 正文
热搜:
  • 此专题下没有文章
  • 辽宁首富杨凯往事:遇贵人助商业生涯起飞

    【辽宁首富杨凯往事】1、得益于“贵人”李安民带来的资金,杨凯一步步将隆迪粮食做大;2、引援李安民代表的美方资本,吞下国有优质资产沈阳乳业;3、曾面临竞争对手恶意收购,决定自营牧场建设;4、2014年的福布斯富豪榜上,杨凯以28亿美元的净资产晋升辽宁首富。4年后,辉山乳业和杨凯已被推向暴风眼。

    辽宁首富杨凯往事
    辽宁首富杨凯往事

    辽宁省沈阳市于洪区造化镇小方士村,是沈阳隆迪粮食制品有限公司(下称“隆迪粮食”)最早的的注册地,也是辉山乳业(06863.HK)董事长杨凯在招股说明书中披露的从业经历的起点。

    从早年就职于沈阳市第一粮库,到1992年下海创立沈阳市新凯粮食机械有限公司(下称“新凯粮食机械”),再到后来遇上“贵人”李安民,拿下沈阳国企沈阳乳业,杨凯的商业生涯逐步起飞。

    近日,澎湃新闻记者到访小方士村——这个在2009年整体动迁的村庄,如今已被市民休闲娱乐广场所取代。澎湃新闻记者在村庄原址附近的安置房小区,接触到多名与杨凯有过交集的知情人士。通过他们的讲述,试图还原杨凯——这名2014年的辽宁首富商业帝国的建立过程,以及如何在今天走到崩溃边缘。

    “杨凯最早是沈阳市粮食一库(编者注:沈阳市第一粮库)的职工。”3月31日,小方士村的一位知情人士唐军(化名)告诉澎湃新闻记者,当初这家公司就在距离小方士村不足五公里距离的塔湾街西侧。

    公开资料显示,沈阳市第一粮库始建于1939年,是集粮食收购、储存、加工、商贸为一体的大型粮食企业,曾被世界粮农组织誉为“亚洲第一大库”。

    “他之前一直是那里的职工,”唐军告诉澎湃新闻记者,在工作过程中,杨凯与赵国辉相识,“杨凯认为赵国辉这个人不错,两个人就合伙做了企业。两个人最早成立的公司叫沈阳市新凯粮食机械有限公司(下称“新凯粮食机械”)。”

    工商登记资料显示,新凯粮食机械注册成立时间是1992年6月22日,由杨凯、赵国辉、李安国三人共同持有,其中杨凯任公司经理,赵国辉任副总经理。公司注册地址位于沈阳市于洪区造化镇小方士村,经营范围是粮食机械制造、机械零部件加工等。

    “主要是生产传送带、传送机,然后卖给粮库。”唐军告诉澎湃新闻记者,赵国辉家在小方士村,因此公司也就设在了这里。

    杨凯在沈阳市第一粮库以及新凯粮食的这段发迹历史,在辉山乳业的招股说明书中,被一笔带过:“在此之前,杨先生已于其在中国东北部食品及农业的早期职业生涯中积累经验,包括在种子、农产品、食品及饮料的加工和销售、食品及饮料加工机械的销售及食品贸易方面的经验,令彼深入了解该行业的供应链。”

    辉山乳业招股说明书中提及的第一家公司,叫沈阳隆迪粮食制品有限公司。这家公司成立时间是1992年8月24日,也就是新凯粮食机械成立的63天之后。

    这一年杨凯34岁。资料显示,隆迪粮食注册资本为1000万美元,中外合资企业,主营业务是粮食加工、粮食收购等。“主要就是生产苞米面、玉米渣,做粮食深加工。”唐军表示。

    一项申请日为2000年7月11日的专利也显示,杨凯曾作为发明人,申请过一项名为“精制玉米渣的制备方法”的专利。

    由于年代久远,隆迪粮食成立之时的工商登记信息已经无法从公开渠道查询。

    最早追溯到2003年4月28日的一次工商登记变更显示,公司投资人包括沈阳市新凯粮食机械厂和开曼群岛美登公司(下称“美登公司”),高管人员也由李安民一人增加为两人,其中李安民任董事长,杨凯任副董事长和总经理。

    贵人“李安民”

    在多名知情人士的口中,这个曾任隆迪粮食董事长的李安民,是杨凯人生中的“贵人”。正是得益于于李安民带来的资金,杨凯才得以一步步将隆迪粮食做大。即使在杨凯转身进入乳制品行业后,李安民所代表的境外资本始终是站在前台的主角。

    “隆迪粮食的美元资金就是李安民带来的。”唐军告诉澎湃新闻记者,李安民早年毕业于辽宁大学,后在北京某外资企业任职,“李安民是沈阳当地人,兄弟姊妹们多,外语非常流利。”

    2003年4月28日的一次工商登记变更中,开曼群岛美登公司是沈阳隆迪粮食制品有限公司股东之一。可以查询到的信息显示,李安民是一家名为美登高投资有限公司(下称“美登高投资”)的董事,这家注册地在北京的外资企业,主业是在食品和饮料行业投资。美登高投资注册资本1000万美元,成立时间是1993年3月27日,法人股东为美登公司,法人代表为杜德全。

    美登高投资还持有辽宁美登高食品有限公司70%的股份,李安民正是这家企业的法人代表。这家公司的注册成立时间是1992年9月17日,甚至早于美登高投资的成立时间,公司主要生产和销售冰激凌、乳制品等。

    值得注意的是,在杨凯下海创业成立的第一家企业新凯粮食机械的股东名单中,就曾出现过一位名为李安国的股东。不过,李安国与李安民是何种关系,澎湃新闻记者未得到相关信息。

    至于杨凯离开国企创业是因为早前已得知美登公司意欲投资国内企业的想法,还是在成立后进入美登公司的法眼,其中因果已经无法得到答案。

    “这笔美元资金进来的时间大概是在1994年。”唐军回忆称,这个时间距离隆迪粮食成立时间仅约两年的光景。

    无论如何,美登公司这笔美元资金的进入对于隆迪粮食乃至辉山乳业都意义非凡。

    “当时,中外合资企业并不多,所以省市领导都很重视,多次来视察。”唐军告诉澎湃新闻记者,这也为杨凯接触各级领导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当然,资金实力的壮大首先为隆迪粮食发展提供了支持,隆迪粮食起初仅占地50多亩,随着企业业务量增长,公司占地面积也逐步扩张到后来的150多亩。

    “用的都是现代化的设备,效益非常好,最多的时候有几百人。”小方士村另一名知情人士称,彼时,隆迪粮食厂房内花草繁盛,“就像热带雨林一样。”

    引援美方资本,吞下国有优质资产

    “杨先生于2002年透过彼担任沈阳乳业有限责任公司(下称“沈阳乳业”)总经理的职务开始涉足乳品行业。”在辉山乳业的招股说明书中,沈阳乳业有限责任公司是杨凯进入乳制品行业的起点。这是杨凯15年乳制品生涯的开始。

    这个时间距离杨凯成立隆迪粮食已经过去了十年光景。

    不过,从辉山乳业的招股说明书以及沈阳乳业的工商登记资料上看,对于沈阳乳业这家国有企业的收购主要操盘方仍是李安民代表的美方资本。

    2003年3月28日,沈阳乳业董事长由蹇彪变更为李安民,投资人由此前的沈阳市浑河农场奶牛场和沈阳市康华乳品厂变更为沈阳市农垦联合企业总公司(下称“沈阳农垦总公司”)和美国隆迪国际有限公司。沈阳乳业由国有控股企业变身为中外合资企业,而杨凯仅是这家公司的董事。

    2003年3月28日,沈阳乳业工商登记变更记录。“杨先生于2001年获收购沈阳乳业的业务伙伴邀请出任沈阳乳业总经理,主要是由于双方曾在中国各占五成权益的共同出资业务中建立业务关系,杨先生成功管理业务的日常运营,而业务伙伴通常作为被动投资者。”辉山乳业的招股说明书对于杨凯投身乳制品行业的因由介绍得颇为详细。

    “在收购沈阳乳业之前,他们本来想收购杨凯的老东家沈阳市第一粮库,不过当时退休职工太多,包袱太重就没有实现。”唐军告诉澎湃新闻记者,当时,沈阳农垦总公司业绩连年滑坡,甚至出现了资不抵债的情况,而沈阳乳业则是其中“效益不错”的优质资产。

    早年间,沈阳农垦总公司旗下共有辉山畜牧场、塔山畜牧场、浑河农场等在内10个国营农牧场,包括牛奶公司、经销公司在内的三个专业公司以及奶牛繁育站、乳品监督检验站,职工人数多达2万人。沈阳乳业早年股东沈阳市浑河农场奶牛场以及沈阳市康华乳品厂都是沈阳市农垦总公司所属公司。彼时,蹇彪是这家国有大型农垦企业的党委书记和总经理。

    “这个时期(1996-2003年5月),辉山畜牧场经济进入低谷,企业债台高筑,总资产1.64亿,总负债1.63亿元,其中欠银行贷款1.0647亿元,欠外单位债务4300万元,欠场内职工债务1400多万元。特别是场内支柱产业牛奶公司及所属企业,肉禽公司及所属企业全部被市农垦联合企业总公司优化组合建成市农垦乳业集团公司及市农垦肉禽集团公司。所剩企业全部负债经营,连年亏损,部分企业停产半停产。”沈阳辉山农业高新技术开发区区志里这样写道。

    当时,美国隆迪国际有限公司之所以能拿下沈阳农垦总公司旗下优质资产的股份,还在于他们赶上了“好时候”。

    “随着市场经济不断发展,国营农场的管理体制、经营机制越来越不适应市场经济飞速发展的形势,一度陷人经济滞后的低谷,过去优势产业不再显优,企业债台高筑。”沈阳辉山农业高新技术开发区区志里提到,用新体制、新机制盘活农垦总公司存量资产,实现优势整合,成为了沈阳市政府的当务之急。

    2001年10月8日,沈阳市市长办公会议决定,将沈阳市农垦总公司所属的辉山畜牧场改制,在原址的基础上规划出41.2平方公里的土地,成立沈阳农业高新技术开发区。

    也就是说,在沈阳农业高新技术开发区成立不足一年时间内,以李安民为代表的美方资本就顺利获得了沈阳乳业的部分股权,“当时获得的股份大约在三四成,不超过50%。”唐军透露。

    对于这一历史细节,澎湃新闻未能联系到辉山乳业置评。

    不过,在当时担任沈阳农业高新技术开发区主任的蹇彪的描述中,引进美国隆迪的投资经历了一个艰难的谈判过程。一份内部文件曾这样写道:“经过近半年的艰苦谈判,做了大量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最终实现了乳业与美国隆迪的合资合作。”

    曾面临恶意收购

    “早年沈阳农业高新技术开发区刚成立的时候,沈阳乳业就是区里乳制品板块重点扶持的龙头企业,当时还规划以它为龙头投资10亿建设中国乳业城。”一位不愿具名的乳业界人士告诉澎湃新闻记者,当地政府曾规划在“十五”末期将乳业城建设成中国最大的乳制品产业化基地。

    自2002年变身为中外合资企业之后,2004年7月7日,沈阳乳业国有股份彻底退出,股份全部由美国隆迪国际有限公司一家持有。

    得益于当地政府的大力扶持,沈阳乳业的发展一度顺风顺水。

    沈阳乳业的崛起也引发了竞争对手的警惕。“当时国内一家乳品行业的龙头企业想兼并沈阳乳业,不过没有成功。”上述业内人士称,此后这家企业曾警告沈阳乳业,如果不同意兼并就以提高原料奶收购价20%的方式抢占沈阳乳业的奶源,以此来击垮它。

    早年沈阳乳业与其他乳业企业一样,八成多的原料奶都是来自社会化采购,自有奶源占比不足两成。

    竞争对手的恶意收购让沈阳乳业的决策层感到不安,这也是沈阳乳业决定自营牧场建设背后一个鲜为人知的原因。

    “1月9日,沈阳农业高新技术开发区沈阳乳业有限公司从澳大利亚引进的首批1000头良种奶牛抵达沈阳,创下了国内一次性引进国外良种奶牛数量最多的记录。”2005年1月9日出版的《沈阳日报》报道称,沈阳乳业决定投入7000万元从澳大利亚精心选购近万头荷斯坦奶牛。

    1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