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正文
热搜:
  • 此专题下没有文章
  • 浙江5人疑坐17年冤狱 网友调侃:太坑爹了(2)

    从新闻引述办案民警的表述,可以知道案件的情况:死尸是否为赵振晌一直“没法鉴定清楚,结果出不来,当时因为无法确定死者身份,一直没有判决,直到事后几年后才判决,可能是判了死缓”。

    但就是这样一个明显存疑的案件,经过一番纠缠最终还是生生判了下来,背后反映的就是这种宁可错抓错判,也不可轻易放过的思维。疑罪从无的精神仍只停留于书本上。

    二是我们现有的刑事司法程序,无法充分保障犯罪嫌疑人权利,而犯罪嫌疑人权利得不到保障的司法环境,本身就是冤案发生的温床。在重打击,轻程序,重口供,轻证据的思维主导下,刑讯逼供怎不大行其道?刑讯逼供的痛苦足以使绝大多数人宁愿选择认罪,即使可能面临死刑的判决。

    三是我们现有的错案追究机制恰恰经常不能充分纠正冤案,反而阻碍了冤案的昭雪。一方面,现有错案追究机制都是在被动发现和纠正,主动发现和纠正的几乎没有,冤案受害人几乎都是依靠极其偶然的原因导致冤案平反。另一方面,现有错案追究和责任倒查机制的执行程序,使得冤案平反必然存在阻碍,佘祥林案件平反过程中原办案民警的自杀,与聂树斌案的迟迟无法纠正就是证明。

    在这样的情况下,只能庆幸赵作海是幸运的,和佘祥林一样,他保住了性命。

    去解决这些问题,我们的制度会不断得到完善,我们的环境会不断好起来。但是不得不面对的事实是,即使我们的权利保护意识增强了,我们的司法制度完善了,我们的慎刑思想贯彻了,尽管冤案数量会减少,但它仍将永远存在,而不会根除,某一天可能就会落到你头上,人的能力和制度的能力终究是有限的。这里就必须看到,别的错判和错罚可以赔偿,可以救济,但是死刑无法救济。我们怎样去告慰已死的聂树斌?

    今年1月,当年女出租车司机遇害的地方仍有些偏僻。1995年3月20日,萧山市农垦一场,出租车司机徐彩华遇害,财物被抢。新京报记者刘刚摄

    案件出现新线索将改变判决,4人获假释;家属被浙江省高院告知尽快公布复查结果。

    新京报讯4月28日,“浙江萧山5青年劫杀出租车司机案”最后一名“案犯”王建平获假释。去年12月,该案出现新线索,浙江省高院复查此案。此时,5案犯已在狱中度过17年。

    1995年3月20日和8月12日,杭州市萧山分别发生两起劫杀出租车司机案。公安机关认定萧山籍5男子所为。1997年,浙江高院终审判处陈建阳、田伟冬、王建平、朱又平死缓,田孝平无期。

    上一页1234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