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正文
热搜:
  • 此专题下没有文章
  • 证监会两虎连连看 姚刚张育军给市场带来多大损害?

    股城网注:证监会两虎连连看——原副主席姚刚违反四项纪律,找“靠山”,破坏资本市场秩序和证券监管部门政治生态;原主席助理张育军违反五项纪律,“靠山吃山,扰乱资本市场秩序,损害证券监管部门形象”。

    证监会两虎连连看
    证监会两虎连连看

    在落马的道路上,证监会原副主席姚刚先生和原主席助理张育军先生可谓如影随形。

    姚刚比张育军大一岁,张育军先生比姚刚先生则早出事近两个月。

    政知圈不能叫两虎“同志”,因为,昨天(7月20日),官方通报姚刚被双开;今天(7月21日),张育军被通报双开。

    两个人被清除出党员和公职队伍,意味着在党纪范畴内对他们的问题有了定性。那么,究竟是什么问题?

    本届中央明确了党员干部必须遵循六大纪律。现在但凡官员落马被审查,都会对照这六大纪律查摆问题。

    那么,证监会两虎,究竟违反了几项纪律?

    让我们连连看——

    姚刚违反的纪律:政治纪律——为搞政治攀附,利用职权为他人及企业提供帮助,对抗组织审查;组织纪律——不按规定报告个人有关事项;廉洁纪律——滥用职权为他人谋取利益并收受巨额财物;生活纪律——明确指出违反,不过未详细描述。工作纪律和群众纪律未提及。

    张育军违反的纪律: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对抗组织审查、不按规定报告个人有关事项;廉洁纪律、工作纪律——纵容、默许亲属利用其职务影响谋取巨额不当利益;群众纪律——未提及;生活纪律——明确指出违反,不过未详细描述。

    从涉及面来看,姚刚违反四项纪律;张育军则多违反了一项:工作纪律。

    从问题来看,两个人至少有几个共性:

    一是“不约而同”地对抗组织审查;二是都不按规定报告个人有关事项;三是都违反生活纪律;四是都有谋取不正当利益的行为。

    不过,有一个差别,姚刚看起来是自己收了财物,而张育军更多是“纵容、默许”亲属敛财。

    此外,姚刚有一个抢眼的罪状:搞政治攀附;张育军则被点出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违规打高尔夫球,接受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的宴请。

    其实,对广大股民来说,更关心这一点,他们究竟给市场带来多大损害?

    还都有。

    但!是!从官方通报里,还是可以看出两个人的重要差别。

    姚刚是“政治规矩意识淡漠,破坏资本市场秩序和证券监管部门政治生态”;

    张育军是“靠山吃山,扰乱资本市场秩序,损害证券监管部门形象”。

    换句话说,姚刚是从政治层面上搞破坏,而且不仅破坏市场秩序,还有政治生态,这恐怕是其“政治攀附”的一个注脚。按照政知圈的理解,搞“政治攀附”也就是找“靠山”。根据通报,其“利用职权为他人及企业提供帮助”,从而搭上线。这就是证监会原副主席的另一种交易。

    而张育军似乎更多的是从技术上来搞破坏,真像是搞业务出身的官僚。

    事实上,张育军在落马前,就是一个技术官僚的形象。熟悉他的人,多会用“好学”来评价他。一个例子是,当其还在深交所工作时,周末还在办公室学英语。

    熟悉他的人说,张育军迷恋证券理论研究,并且著述颇多。曾有人评价,“中国真正把证券监管搞懂弄透的人中,张育军算一个。”

    只是没想到,搞得越懂越透,靠着山更懂得怎么“吃山”,扰乱市场秩序杀伤力更大。(来源政知圈)

    相关新闻:

    证监会称继续严把上市公司入口关

    7月21日的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证监会新闻发言人常德鹏表示,证监会将继续严把上市公司入口管,防止企业带病上市。

    针对有观点称IPO或进一步放宽,常德鹏表示,证监会将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中关于“要把发展直接融资放在重要位置,形成融资功能完备、基础制度扎实、市场监管有效、投资者合法权益得到有效保护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重要指示,充分发挥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助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功能。一是,继续按照依法监管、全面监管、从严监管的工作要求,严把上市公司入口关,坚持问题导向,完善IPO现场检查等工作机制,依法严格审核、严格监管,督促发行人和中介机构归位尽责,防止企业带病上市。同时,加大整顿资本市场秩序力度,继续保持“零容忍”态度,严厉打击欺诈发行、违规信息披露、操纵市场、内幕交易等证券市场违法违规行为,净化市场环境,改善资本市场生态,切实维护公开、公平、公正的市场秩序,保护投资者特别是中小投资者合法权益;二是,继续做好资本市场服务好我国新常态下经济社会发展的工作,要进一步发挥好资本市场的投融资功能,要有序推进资本市场资源配置市场化的改革,要进一步明确市场预期,有效提升资本市场服务于实体经济发展的能力,推进资本市场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性工作和一系列制度的建设与完善。(来源经济参考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