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正文
热搜:
  • 此专题下没有文章
  • 三只松鼠诉讼缠身 持续盈利能力面临考验

    股城网注:成立仅5年的“网红”三只松鼠正全力闯关IPO。不过,因生产环节缺失,质量监控不足,三只松鼠诉讼缠身。与此同时,三只松鼠产品单一,而且对天猫渠道销售的依赖性较强,持续盈利能力面临考验。

    三只松鼠诉讼缠身
    三只松鼠诉讼缠身

    凭借对互联网时代机遇的捕捉,依靠低廉的获客成本,天猫上成长起来的“网红公司”短期内业绩得以数百甚至千倍增长并纷纷踏上上市路。然而,它们中有的却长期被两大问题困扰——生产环节缺失导致质量监控不给力、自身对天猫的深度依赖。“三只松鼠”就是集这样的光环与问题于一身的一家“网红公司”。

    三只松鼠招股书中披露,2016年7月至今,公司存在15起尚未了结的诉讼,其中有12起是因涉嫌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而被消费者告上法庭。与此同时,尽管以电子商务起家,三只松鼠却准备开拓线下业务,将此次募集的部分资金建线下门店,两年内完成100家门店布局。

    短期内诉讼如此之多,是否说明三只松鼠对食品质量监控不到位?大规模开设线下门店是否为了逐渐摆脱对天猫的依赖?就以上相关问题,记者向三只松鼠发送采访提纲,得到了公司耐心的独家回应。

    生产环节缺失

    三只松鼠成立于2012年,彼时,其创始人章燎源以100万元成立该公司。章燎源现年41岁,此前并无互联网行业从业经历,曾在2003年至2011年间,担任安徽詹氏食品总经理。在此之前,曾是一家塑料包装公司的电工。

    虽然章燎源此前并无金融或是互联网的从业经历,却是一位“找钱”能手。创业初期,他所管理的三只松鼠获得多家风投支持,其中包括多家明星股东。2012年,IDG以150万美元投资三只松鼠天使轮,此后的B轮、C轮、D轮中,公司先后获得今日资本、IDG、峰瑞资本的资金。

    这笔钱帮助三只松鼠度过初始的烧钱阶段。尽管公司2016年盈利2535万元,但在2014年,却亏损1286万元。对于当时的亏损,三只松鼠向《投资者报》记者解释:创业初期,我们在供应链端、用户体验、仓储建设、技术平台、产品研发、品牌推广等方面投入很多,可以理解为“战略性亏损”。

    记者注意到,同为休闲食品企业,以线下销售渠道为主的来伊份业绩稳定得多,2009年以来,来伊份一直保持盈利,且多数年份净利润都有所增长,仅在2012年与2015年净利润下滑。

    三只松鼠得以快速由亏损转向盈利,赶上好时机是重要原因。公司向本报表示,在好的时代环境下,抓住了互联网时代创建全国化品牌的机遇,是三只松鼠迅速成长的原因之一。

    能够发展如此之快,三只松鼠的商业模式有何独到之处?“不生产零食,但是吃货的搬运工”,是三只松鼠的一句宣传语。之所以这样对外讲,则由于公司是将生产环节外包给合作商,其自身只有研发、采购、销售环节。这些合作商采用三只松鼠收购的原材料,按其要求进行中间工艺的生产加工,最后交由公司进行质量检测、产品筛选及分装。

    质量监控不足

    但是,委托合作商来生产坚果、干果、果干、花茶等休闲食品为三只松鼠带来了隐患。因自身缺席了生产这一重要环节,三只松鼠旗下产品质量不合格的新闻频频出现,对此,公司也在招股书中承认,存在食品质量控制的风险。

    就在近日,有媒体曝光,一位来自郑州的张先生在京东商城“三只松鼠旗舰店”购买一款“三只松鼠小美金骏眉”茶叶,检测出非法添加色素柠檬黄。

    此外,记者通过招股书发现,2016年7月以来,三只松鼠及其控股子公司现存在15起尚未了结的诉讼,当中有12起是因涉嫌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被消费者告上法庭。对此,三只松鼠向《投资者报》记者表示,目前存在的诉讼是个案但非系统性风险。

    承认了因食品安全不达标而诉讼缠身,三只松鼠告诉本报记者,公司也欲提升对食品安全的把控。其所募集的14.3亿元资金中,将有1.2亿元用于供应链体系升级项目。而这一项目便是围绕食品安全和质量控制的。公司还计划未来新建检测工厂,以加强对食品质量的监测。

    暂未脱离天猫

    除了升级供应链体系外,三只松鼠还计划将募集资金用在升级自营APP、扩张线下门店上。公司打算两年内投资2.2亿元,来布局100家线下门店。

    三只松鼠以网络作为获客主渠道,却要大规模地开建线下实体店。在业内人士看来,这将面临商业地产租金、装修和人工成本高昂等“痛点”,必将导致资金投入大、回报周期长等问题。

    对于三只松鼠当前线下门店是否盈利,公司并未直接回应,而是告诉《投资者报》记者,我们的线下体验店处在摸索和完善阶段,目前利润不是我们衡量的指标,也不具备比较的可参照性。公司的线下体验店叫“投食店”,并不是以销售为目的,而是作为连接消费者与三只松鼠品牌体验与交互的场所。

    升级自营APP、搭建线下门店,这两点看似都是摆脱大型电商的手段。现今,天猫仍是三只松鼠的主销售渠道。2014、2015及2016年,公司通过天猫商城得到的销售收入分别占到营业收入的78%、76%和64%。

    在大型电商平台上销售产品,也为三只松鼠带来高昂的成本。招股书中数据显示,公司2014年至2016年推广费分别为4179万元、8154万元和1.2亿元,支付给平台的佣金分别为3447万元、7979万元、1.36亿元。

    随着网红公司在淘宝旗下的天猫平台上逐渐长大,离开淘宝(“出淘”)便成了各家公司自立门户、逐步壮大的必由之路。更何况,现蜜芽、蘑菇街等老前辈已“出淘”成功,且发展较为顺利,这也为想要更多独立自主权的天猫后辈们带来希望。

    三只松鼠是否有“出淘”的想法,其如何看待与大型电商的关系?面对这一问题,公司并未正面回答,仅对《投资者报》记者表示,我们与电商平台的初心是一致的,是共生关系。电商平台反而应该重视优质卖家,主动赋能卖家成长,也只有做到这一点,这样的平台才会生态可持续。

    持续盈利能力待考

    伴随电商红利逐渐消失,三只松鼠持续盈利能力面临考验。

    三只松鼠产品主要有坚果、干果、果干、花茶、零食等多品类休闲食品,其中坚果是其核心产品,创造的营业收入是公司的主要来源。2014年至2016年,坚果类产品的销售收入占87.85%、80.44%及69.83%。

    “一果独大”的产品结构无疑存在风险。正如三只松鼠招股书所披露的一样,坚果销售存在季节性,且上游种植环节决策信息的缺乏导致供需不匹配,价格波动明显。更为重要的是,在电商模式下,一些小规模、质量参差不齐的休闲食品企业参与竞争,不仅导致产品同质化严重,也殃及消费者的购物体验。

    除了产品单一外,对天猫渠道销售的依赖性较强。

    招股书显示,2014年—2016年,三只松鼠在天猫商城的销量为7.26亿元、15.47亿元、28.17亿元,占整体销售额的78.55%、75.72%和63.69%。

    业内人士表示,三只松鼠目前产品体系中,对单一产品、单一渠道依赖性过强,市场上一旦出现原料价格变动、电商合作模式更改,会直接对它的营收带来冲击。同时,如果对市场预计不足,出现库存积压过高,对产能和去库存带来压力。

    “电商经过几年的快速发展,已经进入瓶颈期,大零售是必然。”陈刚告诉记者,未来,电商流量红利正在逐步消退,如果三只松鼠仍坚持高度依赖电商模式,其持续盈利能力将面临考验。

    记者查询发现,同行业的洽洽食品、好想你、来伊份等线下食品公司纷纷布局“全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