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正文
热搜:
  • 此专题下没有文章
  • 减税大礼包来了 增值税税率13%并入11%

    股城网注:减税大礼包来了!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7月1日起,将增值税税率由四档减至17%、11%和6%三档,取消13%这一档税率。同时,扩大享受企业所得税优惠的小型微利企业范围,预计全年将再减轻各类市场主体税负3800多亿元。

    减税大礼包来了
    减税大礼包来了

    全国两会期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今年增值税四档税率简并至三档,南都当时报道预测合并可能是将13%档税率并入11%档税率。昨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会议决定7月1日起将增值税税率取消13%这一档;将农产品、天然气等增值税税率由13%降至11%。会议还决定,在一季度已出台降费2000亿元措施的基础上进一步推出多项减税举措,预计全年再减税3800亿元。

    增值税税率13%并入11%

    会议决定,推进营改增,简化增值税税率结构。7月1日起,将增值税税率由四档减至17%、11%和6%三档,取消13%这一档税率;将农产品、天然气等增值税税率从13%降至11%。同时,对农产品深加工企业购入农产品维持原扣除力度不变,避免因进项抵扣减少而增加税负。

    “目前适用13%税率的项目大多是居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必需品,以及涉农项目。”财税专家徐占成说,目前适用13%税率的项目包括粮食、植物、林木、水产、鲜奶等农产品,食用植物油,自来水、暖气、冷气、热水、煤气、石油液化气、天然气、沼气、居民用煤炭制品,图书、报纸、杂志,饲料、化肥、农药、农机、农膜等。降低税率显然是对这些项目的扶持。

    徐占成表示,尽管农产品在销售环节的税率从13%降到11%,但会议强调对农产品深加工企业购入农产品维持原扣除力度不变。这意味着购入农产品13%的进行税额扣除率很可能未发生变化,如果降低为11%,可以抵扣的进项税额减少,税负相应上升,“总的来说,这次减税力度很大,考虑问题很周全,可以有效减轻企业负担”。

    会议预计,这些减税举措全部到位后,加上全面推开营改增试点今年前4个月翘尾减收,预计全年再减轻各类市场主体税负3800多亿元。全国政协委员、财政部会计标准战略委员会委员张连起说,2012年-2015年我国非税收入年均增长18%,而同期税收收入年均增长7.5%,非税收入增速远超税收收入增速,收费过重给企业带来较大负担。

    据了解,3月17日财政部宣布取消城市公用事业附加和新型墙体材料专项基金。3月23日财政部、发改委再度发布通知4月1日起取消或停征41项行政事业性收费。“系列减税、减费措施将极大减轻企业的负担,激发企业活力,从而实现财政放水养鱼。”清晖智库创始人、著名经济学者宋清辉告诉南都记者,根据“拉弗曲线”原理,减税可以刺激经济增长,扩大税基,从而增加财政收入。财政部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4366亿元,同比大增14.1%

    小微、科技企业税收支持力度加大

    上述会议决定,自2017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将小型微利企业年应纳税所得额上限由30万元提高到50万元,符合这一条件的小型微利企业所得减半计算应纳税所得额并按20%优惠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

    这意味着年应纳税所得额50万元以内的小微企业,企业所得税税率为10%。

    会议决定,自2017年1月1日到2019年12月31日,将科技型中小企业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实际发生的研发费用在企业所得税税前加计扣除的比例,由50%提高至75%。

    财政部部长肖捷在此前全国两会答记者问时表示,在计算企业所得税时,中小企业可以将更多的研发费用在税前扣除。作为财政来说,这项政策也要减收,但财政部认为这项政策更有助于进一步提高中小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用财政减收换来中小企业科技创新能力的提高是值得的。

    另外,针对初创科技企业融资难、风险高现状,会议决定,在京津冀、上海、广东、安徽、四川、武汉、西安、沈阳8个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地区和苏州工业园区开展试点,从今年1月1日起,对创投企业投资种子期、初创期科技型企业,可享受按投资额70%抵扣应纳税所得额的优惠政策。

    自今年7月1日起,将享受这一优惠政策的投资主体由公司制和合伙制创投企业的法人合伙人扩大到个人投资者。政策生效前2年内发生的投资也可享受前述优惠。

    张斌告诉记者,种子期、初创期科技企业融资风险很高,很难通过传统的银行渠道来融资,因此上述税收优惠政策意在解决初创科技企业缺少资金难题。

    另外,今年7月1日起,商业健康保险个人所得税税前扣除试点政策将从31个城市推至全国,对个人购买符合条件的商业健康保险产品的支出,允许按每年最高2400元的限额予以税前扣除。这主要是通过个税优惠政策支持商业健康保险发展。(综合自南方都市报、第一财经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