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正文
热搜:
  • 此专题下没有文章
  • 复旦中毒研究生不治身亡 同室操戈背后有着怎样的原因

    【复旦中毒研究生不治身亡】股城网报道:复旦中毒研究生不治身亡事件震惊社会。复旦大学一医科研究生遭投毒身亡,嫌犯竟是室友,现已被刑拘。复旦中毒研究生不治身亡,到底有多大的仇恨呢?为何下此毒手?同室操戈的背后有着怎样的原因?

    复旦大学发布通告称,4月1日,该校一名研究生身体不适,被送医就诊。11日,警方称该生寝室饮水机检出有毒化合物。12日,基本认定同寝室某学生存在嫌疑。昨日15时29分,复旦大学官博发布通告,该受害学生于当日15时23分在上海附属中山医院去世。

    复旦大学前日公布消息称,该校医科研究生黄洋疑似被投毒。警方初步调查,已基本认定同寝室林某同学存在嫌疑。

    昨日下午,黄洋经抢救无效,在上海中山医院去世。上海公安局文保分局证实,林某有重大作案嫌疑,13日被警方带走,现已被刑拘。

    记者了解到,黄洋,1985年生,四川自贡人。林某,广东汕头人,1986年生。两人均为复旦大学医学院在读研究生。

    细节曝光:

    陌生人短信牵出毒源和疑犯

    昨日,记者采访到了与黄洋关系亲密的老师,黄洋的师兄,以及侦办此案的警方人员。他们的叙述,呈现了黄洋生命的最后15天。

    1日早

    喝下毒水误以为过期

    4月1日早上黄洋喝了一口寝室饮水机内的水,发现味道不对,以为是坏了就没有再喝,“他是一个非常善良的人,担心其他同学误喝,他特地把以为‘过期’的水倒掉,把桶刷干净……”

    到了10点多的时候,黄洋开始恶心、呕吐并伴有发烧。导师和同学马上把他送到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当时医院初步诊断后也以为是吃坏了东西,按照胃肠炎的处理方式给予输液治疗。

    2日—8日

    毒因不明陷入昏迷

    4月2日黄洋症状并未好转,他的师兄弟因为都是学医的,非常敏感,发现他的手和脸都肿起来了,恐怕不是吃坏了东西那么简单。当晚9点,黄洋在同学的陪同下去看急诊,化验结果显示其肝功能已出现损伤。到了晚上10点多,学生们把情况告知了黄洋的导师,导师马上携带了1万多元现金赶到医院,协调安排黄洋住院治疗。

    3日黄洋病情继续恶化,血小板开始减少,住进了外科重症监护室。医生会诊初步认为是中毒造成了肝功能的损伤,但究竟是什么毒素,难以判断,无法及时对症下药。

    7日黄洋开始鼻孔出血,治疗对他不起作用;

    8日他陷入了昏迷。病因仍然未明。

    9日

    短信提醒注意某化学物

    9日黄洋的师兄孙某收到了一个陌生人发来的短信,提请注意一种化学药物,周围有人常在用。孙某收到短信后,马上将情况告诉了黄洋的导师,并查询了校内的医学论文资料,发现使用该药物后的实验室小白鼠症状与黄洋此前症状十分相似,而相关实验论文的作者正是黄洋的同寝室室友林某!

    大家立即把情况向医学院和学校领导反映,并向复旦保卫处、上海市公安局文保分局报了案。“学校和公安部门跟黄洋的老师、同学一一谈话。”该老师说,之后听说有人看到犯罪嫌疑人被控制了。

    11日

    饮水机残留水检出毒物

    11日上海警方通报,在该学生的寝室饮水机残留水中检测出有毒化合物成分。

    12日医院发出了病危通知书;同日,基本认定室友林某存在嫌疑。13日下午黄洋瞳孔放大;14日下午没有了脑电图,肺部纤维化无法自主呼吸……

    15日复旦大学公布消息。下午,警方会同医院,向匆忙赶来的受害者家属通报了最新救治情况。

    16日15时23分医院宣布:黄洋去世。复旦大学的公告写道:“我们为挽救自己的学生尽了最大的努力……”

    复旦中毒研究生不治身亡
    复旦中毒研究生不治身亡

    高校恶性伤害事件,复旦研究生之死不是第一例。早在1994年,清华大学女大学生朱令铊中毒,怀疑同宿舍同学投毒,至今未结案;2004年,云南大学学生马加爵因为和室友打牌口角,新生不满将舍友及相关同学残忍杀害;2007年,中国矿业大学学生常某与同学关系紧张,向同学水杯中投毒,导致3名同学中毒。

    同窗之情本是这世上最纯洁的友情之一。同室操戈的背后有着怎样的原因?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邱建新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投毒者林某是中国最优秀高等学府的顶尖人才,“只不过过于追求成果、效率,忽视了人和人之间最基本的情感互动交流。”邱建新教授的这番话,一语道破天机。

    复旦大学研究生之死,暴露了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的问题,整个社会对“成功”的如痴如狂也难辞其咎。当下的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普遍存在着重智育轻德育的倾向,特别是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教育显得空泛无力,甚至缺失。无论是在现实生活中,还是在各种媒体上和影视作品中,到处充斥着虚荣、享乐、拜金的幻象,“功成”为第一价值尺度。有些不负责任的媒体丧失了应有的道德底线,宣扬“不择手段地出名就是牛逼”的反道德价值观,少数老师甚至在课堂上公开对学生宣扬“不成功不要来见我”的所谓成功哲学。《新周刊》曾经发出这样的感慨:这是一个物质丰盛、诗意寡淡的时代,一个盛产亿万富翁、欠缺生活家的时代,一个“有一种毒药叫成功”、而人人饮鸩止渴的时代,一个集体沉迷于高速工作、功利社交、名牌消费的时代。

    扭曲的价值观甚嚣尘上,无时无刻不在毒害着年轻人,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警惕。

    复旦研究生投毒悲剧中的双方其实都是受害者,某种程度上都值得同情。同情之余,全社会都要深刻反思:在孩子们的成长过程中,我们有没有尽到教育的责任,有没有给予他们正确的引导,给予他们必要的关心,给予他们必要的免疫能力?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先生不应该专教书,他的责任是教人做人;学生不应该专读书,他的责任是学习人生之道。”当务之急,必须扭转当前整个社会普遍存在的重智育轻德育的不良现象,让教育回归求真育人的本真。

    人心究竟是有多恐怖?

    复旦中毒研究生不治身亡这件事有点三观被毁的感觉,脊背发凉。人心怎么会险恶到这种地步?读书都读的傻了读的丧心病狂了吗?因为遇不到所以想象不到一个失去理智的人会有多么可怕,不可否认他们智商真的很高,知识也很渊博,可是为什么可以做出这样令人发指的事情呢?为什么就可以那么轻易的去毁了别人的一生呢?这个世界到底什么了?学校到底是教书育人的地方还是人生的终结地?中国教育需要反思!

    复旦大学的投毒事件,让十多年前的朱令事件又浮出水面。别人的优秀是别人努力换来的,不如别人时要努力去改善自身的水平,而不是去害人!这世间最痛苦的不是死亡,而是背负别人生命的胆颤的心。为了满足自己的一时痛快,夺取了别人宝贵的生命,你知道别人为什么要学医么?是为了自己的体弱的父母。这是可悲!

    嫉妒真是个可怕的东西,教育面前典型的道德缺失,功利性下的教育真应该发人深省!教育任重道远!

    试问投毒者,你逃得掉良心么?你一辈子能安心么?同宿舍同班同学竟能下得去这样的狠手,你还有人性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