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正文
热搜:
  • 此专题下没有文章
  • 抗日剧现裸体女子被批颠覆历史 雷人剧情谁之过?(2)

    据横店影视城公布的数据从2013年1月30日到3月2日这可查的17天的时间里面一共打死鬼子是10846个人。抗日剧英雄的威力强过奥特曼,抗战变言情,枪支玩穿越。

    对此,中央戏剧学院影视系的倪骏副教授说,抗日戏的改编必须是有底线的,因为首先我觉得它不能超越我们观众作为普通人的一种认知,它那种过于玄幻的表现什么游击队员骑着车就飞起来了,什么手撕鬼子,射箭对子弹,这些我觉得完全是特别荒诞的一种表现,这种是完全不值得提倡的。

    倪骏分析称,抗战剧是一个非常安全的选择,对制作方而言就是选择抗战剧可能不会出什么政治错误,然后但是在就是题材一扎堆做得就太多,这里面一定是良莠不齐的。

    另一方面,虽然这种抗日剧非常滑稽,但它的收视率却比较高,从利润上的反映抗战题材的利润往往是200%的。因此,确实有的时候收视单位或者制作方为了迎合观众的趣味。

    上月29日,《人民日报》发表“抗日神剧”罔顾公共理性的文艺点评,文章称,尽管没有谁规定抗日题材文艺作品只能用现实主义手法来讲述,但毕竟那段切肤之痛的历史相去不远。我们的胜利是用巨大的牺牲换来的,这是我们认识那段历史的基本理性。现如今,抗日题材电视剧悄然写下了宣传教育的包袱,变为纯粹的娱乐品,自是有它内在的逻辑,但这种自我解放也确实够彻底的,连基本的公共理性也置之不顾,血肉之躯铸就的抗战精神在神剧中已被空洞化和游戏化,变做掩护暴力刺激的一张虎皮。通过这篇评论,《人民日报》似乎在昭示这样一个严肃命题,这些所谓的抗日神剧带给公众的也许不仅仅是雷人剧情带来的某种娱乐快感,更有对那段我们本应尊重的历史不应有的轻视。

    去年底,一部叫《一九四二》的电影公映,因为由著名导演冯小刚操刀拍摄,在上映之前,媒体对其票房、口碑都颇具期待。然而上映后本片却遭遇毁誉参半的评价,最终也仅收获3.64亿票房,远低于冯小刚之前的作品《唐山大地震》和《非诚勿扰2》,而相比同期上映的喜剧片《泰囧》,近13亿的票房,《一九四二》更可谓在票房上惨淡收场。于是,有媒体感叹,这是极简喜剧完胜民族史诗。

    如何才能打破这种恶性循环?时事评论员魏英杰这样说,“根本在于创作者要能够沉下心来,聆听时代的声音,激发内心的灵感以及充分发挥艺术的才能,当下虽然谈不上是影视创作最好的年代,却也不是什么最坏的年代,只要沉下心来,不一味追随流俗,一个好导演总能够搭建起拍出大作品的平台。”

    上一页123下一页